五菱又出爆款! 小型车定位, A级空间, 续航超400km, 家用很合适
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中低端汽车市场领域,各大车企之间的"内卷"现象愈发明显,尤其是在B级和C级车型细分市场中,新款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设计风格日趋多样化,甚至出现了不少融合豪华元素的设计方案。相比之下,10万元以下的入门级汽车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这个价格区间的车型设计普遍保持稳健风格,没有过多追求花哨的外观或配置堆砌,仅通过一些实用性的辅助功能优化就能展现出不错的产品竞争力。这一细分市场的价格天花板效应十分明显,消费者对自身需求和产品定位的认知也相当理性,形成了良好的供需平衡关系。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个价格区间的市场潜力相当值得期待。以2025年9月正式上市的五菱缤果S为例,这款定位为小型车的产品就是这一细分市场的典型代表,其6.68万-7.98万元的指导价区间精准把握了入门级消费者的需求,至于这款车具体搭载了哪些配置和功能,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行详细解析。
这款车型在尺寸设计上更加紧凑轻量化,整车长4265mm、宽1785mm、高1600mm,轴距控制在2610mm,整体尺寸比常规车型更为小巧。其整备质量区间为1250kg-1325kg,满载质量范围在1680kg-1755kg之间,这样的重量参数使得车辆行驶时的负担明显减轻。在轮胎配置方面,仅需采用16英寸的标准规格轮胎就能满足需求,205mm的胎面宽度确保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而60%的扁平比设计让胎壁更加厚实耐用。从外观上就能直观地发现,这种轮胎配置与常见的A级运动车型有明显区别,后者的轮胎扁平比通常采用50%或45%的设计方案。运动车型采用低扁平比轮胎不仅是为了满足操控稳定性的基本要求,更是为了通过这种设计来强化车辆外观的运动感和视觉冲击力。而缤果S作为一款专注于日常通勤代步的车型,在产品设计理念上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因此在轮胎选择等方面都优先考虑了实际使用需求而非单纯追求外观效果。
从实际的车身规格数据来看,虽然整车长度确实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设计,但在内部空间利用率方面的表现却相当亮眼。实测数据显示,前排乘客的头部空间达到了1008mm的优异水平,而后排乘客的腿部间距也有882mm的宽敞表现,这样的空间展示效果已经与市面上众多主流A级家用车型不相上下,充分证明了缤果S在空间利用率方面的精准把控确实独树一帜。深入分析其空间优势的来源,我们可以从车身尺寸的调整策略和外观设计理念中找到答案。虽然整车长度明显缩短,但在车身宽度和轴距这两个关键维度上却实现了显著提升,这样的尺寸组合已经基本达到了A级车型的标准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采用两厢结构的车身布局赋予了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这种结构本身就具备更高的空间可塑性,为打造出媲美A级车型的宽敞座舱提供了坚实的设计基础和更多的可能性。
这款家用代步车型的座椅设计采用了较为基础的方案,整体布局延续了市场主流的2+3五座配置。座椅表面选用了仿皮材质进行包覆,这种材质呈现出细腻的哑光视觉效果,同时兼具轻薄柔软的触感特性,这种设计选择在同级别家用车型中相当普遍。在调节功能方面,主驾驶位配备了包括前后、高低和靠背角度在内的三项手动调节,而副驾驶位则提供了两项基础调节功能,这样的配置方案既满足了基本的乘坐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整车制造成本。高配版本在座椅功能上进行了显著升级,主驾驶位升级为电动调节系统,前排座椅还增加了实用的加热功能,不仅操作更加便捷,乘坐舒适性也得到了实质性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座椅采用了40:60的灵活比例放倒设计,当遇到需要装载大件物品的情况时,通过放倒后排座椅可将行李厢容积最大扩展至1450升,大大提升了车辆的装载实用性。
款式设计为纯电能源类型,容量提升较多,31.9kWh、41.9kWh容量不同设计供应,系列均标配有快充支持,快慢充电接口均位于左侧翼子板,电池温控还有低温加热标配,便于抑制冬季续航削弱的问题。从次低配车型起,车辆还标配了VTOL移动电站功能,偶尔来次户外野营或烧烤时,车里携带点小功率电器,3.3kW最大对外放电,自行清洁车内时使用一些电器工具也能更加便捷。
该款电机采用102Ps(75kW)的高效马力设计方案,整个产品系列严格遵循统一规格标准,核心部件选用先进的永磁同步技术打造。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结构相比,这种新式设计进行了革命性的优化改进:彻底取消了传统电机中常见的电刷、集电环等机械接触部件,这些部件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磨损和故障。通过这种创新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还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了动力输出具有出色的平顺性和持续性表现。
在整体布局方面,工程师采用了前置式安装方案,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显著优势。即便在前机舱空间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该电机依然能够轻松实现完美适配安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前置设计还巧妙地缩短了电机与车辆控制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整车线束布局提供了更多便利。再配合同样采用极简设计理念的电动车专用单速变速器系统,共同构成了高效的动力传递体系。这种优化组合使得车辆在低速起步阶段能够获得更迅捷的动力响应,同时在能量传递全过程中实现了更低的动能损耗,从而显著提升了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作为电驱能源设计类型,车型还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标配,像一些猛踩油门、猛踩刹车等不良操作习惯,由此功能可将多余动能更多回收再利用。行驶于较陡的长下坡时,动能回收系统还可持续发力,应用效果可平替陡坡缓降,并实现能量回充的有趣效果,在较重车型上的表现更为直观,甚至还可能出现车越跑电越多的情况,对于初次尝试电车的用户来说,可玩性还是比较大的。
动力表现较为直观,最高车速150km/h,多在市区、国道或郊区等环境应用,车重更轻、动力略降,在消耗方面的控制效果更佳,百公里耗电量仅为10.4kWh、10.8kWh,电能当量燃料消耗量1.21L、1.25L而已。电池供给工况纯电续航325km、430km。另有快充支持,消耗0.58小时,电量30-80%,慢充9.5小时、6.5小时,家用充电桩或工作单位充电均可,补能耗时完全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更好发挥了它的经济性优势。
总结:
款式定位于小型车领域,但展示实力平替A级款式也不成问题,个人使用、家庭代步均能驾驭,后续车用成本也不会带来多少负担。并且利用尺寸优势提升了车辆的灵活性,操作更加简单,泊车也更容易,加上更低的价格定位,确实符合多数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需求。
上一篇:成都世界运动会今晚大幕开启
下一篇:没有了